自我探索

你真的了解自己嗎?3個問題幫你開始自我探索

自我探索
用3個問題,看見天賦與傾向

很努力卻不快樂,可能只是你還不認識自己

 

「我已經很努力了,但怎麼還是不快樂?」
「我是不是走錯路了?」
「我做過的決定,真的適合我嗎?」

如果你曾經這樣懷疑過自己,那麼,我們或許是同類人。

我曾經也這麼迷惘。直到我問了自己3個簡單的問題,才開始真正理解:原來我一直不快樂,是因為我不了解自己,也不知道什麼才是適合我的選擇。

這3個問題,就成了我自我探索的起點。

 

用這3個問題,開始看見你的天賦與傾向

 

你可以先找個安靜的空間,準備好紙筆,寫下你的答案。這不是一場測驗,沒有對錯,只有你與自己的對話。

1. 別人常說我「很會什麼」?我當時有什麼感覺?

 

📍 我的例子:


有次和朋友去旅行拍照,他們請我幫忙拍照。拍完後他們驚訝地問我:「你是不是學過設計或美術啊?」
我說沒有,他們回我:「可是你拍得很好看!」

我那時沒特別在意,因為我只是「順手而已」。
但後來我發現,天賦往往就是那些我們做起來特別輕鬆、卻被別人稱讚的事

你也可以回想看看,別人稱讚過你什麼?你當時有什麼反應?這些可能都是你與生俱來的天賦線索。

 


 

2. 我最討厭、做起來最煩躁的事情是什麼?

 

📍 我的例子:


以前在醫院工作時,處處講求效率、快速決策。這種步調讓我總是感到焦慮、喘不過氣。

這讓我意識到:當一個環境違反了你的自然節奏,你很難發揮真正的潛能

所以你可以觀察:什麼事讓你「很容易煩躁、不想做」?背後也藏著你的特質與工作適配性。

 


 

3. 我最喜歡、做起來最順暢的事情是什麼?

 

📍 我的例子:


我最喜歡的醫檢工作其實不是操作儀器,而是「帶新人、帶實習生」。能和他們聊聊、了解他們的想法,看到他們從不安到有信心,我總是感到特別有成就感。

這讓我發現:一對一的深度互動,是讓我發光的場域。而我現在的工作(優勢教練與形象顧問),也正是延續這份天賦。

 

 

自我探索不是找到標準答案,而是看見你自己的說明書

 

你會發現:了解自己,不只是知道你喜歡什麼、會什麼。

更多時候,是理解自己在什麼情境下最自在、最有能量,也最「像自己」。
像寫下一份屬於你的使用說明書一樣。

  • 了解內在天賦:就是看見你自然會、做起來不費力的特質(例如蓋洛普優勢)
  • 了解外在天賦:則是理解你如何被看見、你與人互動時的樣貌(這與個人形象有關)

 

這兩者,合起來就是你完整的樣子,也是你未來能夠發光發熱的方向。

 

 

這3個問題,不用急著找出答案,也許你會想花一週、甚至一個月慢慢地記錄與思考。
但請記得:願意誠實面對自己,就是一件很勇敢的事。

當我開始紀錄這些問題的答案,我慢慢看見可以調整的方向:

  • 慢節奏的工作
  • 深入互動的一對一服務
  • 美感相關的創作與表達

 

你呢?你從哪裡開始覺得快樂了?

如果你願意,也可以留言告訴我你的答案,或透過 [聯絡于萱] 與我聊聊,我很樂意聽你說說你的故事。

 

如果你想要開始行動,你可以試試看GROW模型

 

如果你考慮找個人陪伴你了解可以先去看這篇:什麼是教練對話?和顧問、心理諮商有何不同?

chao0718uu
chao0718uu@gmail.com